美国时间5月8日—10日,IECA·2023春季峰会在西雅图如期举行。作为中国地区领先的国际教育服务机构,美世教育受IECA官方邀请出席峰会并做主题分享。
IECA(Independent Educational Consultants Association)成立于1976年,作为美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受尊敬的非营利性教育咨询专业协会,曾被哈佛大学招生部主任 Dr. william Fitzsimmons 评价为咨询领域中的”哈佛”。IECA的主要工作是为从业人员提供教育、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为从业人员提供道德准则等。
美世教育创始人兼CEO王敬、上海世外中学副校长、杭州世外中学创校校长岑晓华、新学说传媒创始人兼CEO吴越齐聚一堂,针对“Understanding Chinese Students On Global Study”这一议题在现场展开讨论,共同研讨中国学子跨文化全球学习现状。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简称IIE)发布的最新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1-2022学年在美国际留学生总量来看,中国依然是美国最大生源国,但是中国留学生整体趋势有所下滑。
此外,中国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商业、工程和科学等领域专业,这些专业依旧是赴美留学生的首要选择。
中国赴美留学生专业选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学子跨文化全球学习现状究竟是怎样的?有哪些困境需要去解决?未来赴美留学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三位国际教育界大咖给了我们答案。
疫情对中国国际教育的冲击大吗?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曾因航班取消、学校停课等原因受到一些干扰,2020/21学年,中国大陆学生在美学习人数达317299人,相较于2019/20学年的372532人同比下降14.8%。
图片来源:《美国门户开放报告》
中国赴美留学人数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在新冠肺炎期间,中国留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呈现国家和地区区域多样化的趋势,比如英国竞争也呈现白热化倾向,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也逐渐受到中国家长的青睐,从而分散了赴美留学人流。
上海世外中学副校长、杭州世外中学创校校长岑晓华表示,从全球各大院校2021年~2025年的毕业生人数的变化,并没有人们所想象中的变化那么大,甚至2022年新招生的人数还有所上升。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门全面开放,中国国际教育行业也在全面恢复。
近期中国学生获得美国F1学生签证的数量的最新数据,可以证明赴美留学人数在经历了大疫三年的低谷之后,又重新回归峰值。
中国国际学校发展趋势及
国际课程的多元化进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国际学校外教每年的流失率达到了50%,相比疫情之前上涨了20%。由此可见,疫情三年间国际学校外教的流失非常严重。此外,一些中外合作大学自主招生、中外高等教育呈现了一些新的融合和崭新的合作方式。
新学说传媒创始人兼CEO吴越透露,截至2022年8月,根据新学说统计,获得各类国际课程或学术质量认证的中国国际学校共计949所,与2021年相比新增17所。
截至2022年8月中国国际学校数量
目前中国获授权国际学校中A-Level课程市场占有率最高达54.9%,为572所;AP课程市场占有率为43.2%,为450所;IB课程市场占有率为18.5%,为193所;澳洲、加拿大等其他国际课程总占比为21%。
此外,高中学段(10-12年级)成为国际教育市场发展的重点,同时外籍人员子女校增多,由2018年的4%增至2022年的28%,这一侧面说明了中国国际学校中外籍学生占比在逐年递增。
中国赴美留学趋势及变化
根据SEVIS的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仍然是赴美留学最大的生源国,中国学生人数达到324196人,第二大群体来自印度,紧随其后的是韩国、加拿大和巴西。
美世教育创始人兼CEO王敬表示,大部分中国学子有名校情结,将美国TOP30-50的本科院校作为目标院校,因此近年来美国顶尖院校竞争更加激烈,名校录取率降至“冰点”,录取人数有所下滑。
近年来,中国家庭留学需求趋向低龄化,中国菁英家庭对“全人教育”认同度高,美世教育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提升中国学子的全球胜任力”。这个全球胜任力就是要培养一个中国学生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具有理解和欣赏能力,面对跨文化问题有共情和感知分析能力,并且可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开放、有效互动并达成行动结果。
未来,赴美留学专业将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商科、工科、理科等传统领域,文科、艺术类专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疫情后,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需求也将保持强劲,中国学子都在寻求接触国际环境和学习国际技能的机会。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发展需要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美世教育会陪伴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个人发展能力以及国际化思维方式,让孩子们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为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