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乌拉尼亚派:维多利亚时期男性同性恋文学的美学与挑战

乌拉尼亚派(Uranians)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个秘密团体,由多达几十位男性同性恋诗人和散文作家组成,他们主要以描写对青少年男孩的爱情为主题。在严格的定义下,他们是英国的一个文学和文化运动;在更广义上,也包括美国的乌拉尼亚派。该运动在19世纪80年代末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但被认为从1858年威廉·约翰逊·科里(William Johnson Cory)的诗集《Ionica》出版开始,一直延续到1930年,即塞缪尔·埃尔斯沃思·科特姆(Samuel Elsworth Cottam)的《童年风采和其他诗歌》以及E.E.布拉德福德(E. E. Bradford)的最后一部诗集《童年》出版的年份。

乌拉尼亚派这个名词源自于古希腊女神阿佛洛狄忒乌拉尼亚(Aphrodite Urania)(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维纳斯乌拉尼亚),英国的同性恋解放倡导者如爱德华·卡彭特(Edward Carpenter)和约翰·阿丁顿·西蒙兹(John Addington Symonds)开始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一种友爱之情,认为这种友爱可以带来真正的民主。这个词的创造基于古典文献,主要受到柏拉图的《饮宴篇》(The Symposium)中讨论的阿佛洛狄忒乌拉尼亚(Aphrodite Urania)这个称谓的启发。柏拉图将希腊爱神阿佛洛狄忒分为两种形态:“年长的没有母亲的,被称为天上的阿佛洛狄忒乌拉尼亚——她是乌拉诺斯的女儿;年轻的,是宙斯和狄俄尼所生的——我们称之为‘普通的’阿佛洛狄忒潘迪莫斯(Aphrodite Pandemos)。”阿佛洛狄忒乌拉尼亚代表着一种更“神圣”的身心之爱,而阿佛洛狄忒潘迪莫斯则代表着一种更具身体欲望的爱。

乌拉尼亚派这个词在该团体内部被广泛使用,因其新颖和悦耳的音韵,以及其字面意义上的“天上的”含义,赋予了它高贵和崇高的品质。虽然同样的古典文献为德语创造了“Urning”一词,用于指代男同性恋者,这个词在德国理论家和活动家卡尔·海因里希·乌尔里希斯(Karl Heinrich Ulrichs)于19世纪60年代使用时与英语中的“乌拉尼亚派”并没有直接关联,而是并行发展的两个衍生词汇。

乌拉尼亚派作家形成了一个相当紧密的团体,有着明确的哲学观点。他们的作品以理想化的方式回溯古希腊历史,使用保守的诗歌形式。许多乌拉尼亚派作家借鉴了古希腊主题,如异教信仰、民主和男性友谊或亲密关系,并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当代社会中。除了希腊主题外,他们还利用了东方、基督教和其他元素。

乌拉尼亚派团体的主要诗人包括:

  1. 威廉·约翰逊·科里(William Johnson Cory)
  2. 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勋爵(Lord Alfred Douglas)
  3. 蒙塔格·萨默斯(Montague Summers)
  4. 约翰·弗朗西斯·布洛克萨姆(John Francis Bloxam)
  5. 查尔斯·凯恩斯·杰克逊(Charles Kains Jackson)
  6. 约翰·甘布里尔·尼科尔森(John Gambril Nicholson)
  7. E. E. 布拉德福德(E. E. Bradford)
  8. 约翰·阿丁顿·西蒙兹(John Addington Symonds)
  9. 埃德蒙·约翰(Edmund John)
  10. 约翰·莫雷·斯图尔特-杨(John Moray Stuart-Young)
  11. 查尔斯·爱德华·塞尔(Charles Edward Sayle)
  12. 法比安·伍德利(Fabian S. Woodley)

此外,还有一些使用化名的作者:

  1. 菲勒布斯(Philebus,约翰·莱斯利·巴福德(John Leslie Barford))
  2. A. 纽曼(A. Newman,弗朗西斯·埃德温·默里(Francis Edwin Murray))
  3. 阿瑟·里尔(Arthur Lyon Raile,爱德华·佩里·沃伦(Edward Perry Warren),他写过《辩护乌拉尼亚之爱》(A Defence of Uranian Love))

这些诗人是乌拉尼亚派中最具代表性和重要性的成员,他们的作品对该派的发展和文学影响产生了重要影响。

乌拉尼亚派团体的主要诗人还包括阿瑟·里尔(Arthur Lyon Raile),他以爱德华·佩里·沃伦(Edward Perry Warren)的笔名发表了《乌拉尼亚之爱的辩护》(A Defence of Uranian Love)。而在这个团体的社交网络中,具有引导作用的是颇具个性的小说家弗雷德里克·罗尔夫(Frederick Rolfe)(也被称为“巴伦·科尔沃男爵”),他在威尼斯内外都有影响力。

历史学家尼尔·麦肯纳(Neil McKenna)认为乌拉尼亚派诗歌在维多利亚时期上层同性恋亚文化中起着核心作用。他坚持认为诗歌是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雷内尔·罗德(Rennell Rodd,第一代雷内尔男爵)和乔治·塞西尔·艾夫斯(George Cecil Ives)等作家寻求挑战反同性恋观念的主要媒介。乌拉尼亚派通过组织如柴罗涅亚骑士团(Order of Chaeronea)的活动与彼此联系,并于1897年左右开始在伦敦定期举行会议。

与乌拉尼亚派相关的作家中,还有更知名的作家,如爱德华·卡彭特(Edward Carpenter),以及鲜为人知但具有预言性的诗人兼印刷商拉尔夫·查布(Ralph Chubb)。他雄伟的石版画册子赞美了青少年男孩作为理想的形象。美国作家乔治·爱德华·伍德贝里(George Edward Woodberry)和卡斯伯特·赖特(Cuthbert Wright)虽然不属于乌拉尼亚派团体,但他们对英国的乌拉尼亚派文学材料非常了解,试图影响英国的乌拉尼亚派读者,并在他们的诗歌中展现了相当英式的姿态。

乌拉尼亚派的活动是追求恢复古希腊帕伊德拉斯泰亚(paiderasteia)概念的第一阶段,尽管并不完全成功。如今,英国的法定同意年龄无论性别,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法律规定为16岁。

关于乌拉尼亚派的书籍有两本,它们分别是蒂莫西·达奇·史密斯(Timothy d’Arch Smith)的《真诚的爱:关于1889年至1930年英国乌拉尼亚派诗人生活和作品的注释》(Love In Earnest: Some Notes on the Lives and Writings of English ‘Uranian’ Poets from 1889 to 1930)(1970年)和迈克尔·马修·凯勒(Michael Matthew Kaylor)的《隐藏的欲望:乌拉尼亚派重要人物:霍普金斯、佩特和王尔德》(Secreted Desires: The Major Uranians: Hopkins, Pater and Wilde)(2006年;作为开放获取电子文本可获得)。

《真诚的爱》(Love In Earnest)由蒂莫西·达奇·史密斯(Timothy d’Arch Smith)撰写的,它对乌拉尼亚派诗人的生活和作品进行了注释。这本书于1970年出版。

《隐藏的欲望》(Secreted Desires)是迈克尔·马修·凯勒(Michael Matthew Kaylor)所著,出版于2006年。这本书以乌拉尼亚派的重要人物霍普金斯(Hopkins)、佩特(Pater)和王尔德(Wilde)为中心,将一些重要的维多利亚时期作家置于乌拉尼亚派的背景中。

另外,理查德·德拉莫拉(Richard Dellamora)的《男性欲望:维多利亚审美主义的性政治》(Masculine Desire: The Sexual Politics of Victorian Aestheticism)(1990年)和琳达·道林(Linda Dowling)的《维多利亚牛津的希腊化与同性恋》(Hellenism and Homosexuality in Victorian Oxford)(1994年)也为对乌拉尼亚派的认识做出了贡献。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在他的《伟大的战争和现代记忆》(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1975年)一书中讨论了乌拉尼亚派诗歌,认为它为一战诗人(如威尔弗雷德·欧文(Wilfred Owen))中的同性恋意象提供了模范。

乌拉尼亚派的诗歌以及美国的类似派别(有时被称为“卡拉米特斯”(Calamites),以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草叶集》中的“芦苇”部分命名)的诗歌被收录在爱德华·马克·斯洛克姆(Edward Mark Slocum)编辑的《男人和男孩:一本选集》(Men and Boys: An Anthology)(1924年)中,并在1978年以新介绍再版。

近年来关于乌拉尼亚派诗歌的其他选集和再版包括以下几本:

  1. 迈克尔·马修·凯勒(Michael Matthew Kaylor)的两卷《少年之爱:乌拉尼派诗歌与散文选集》(Lad’s Love: An anthology of Uranian poetry and prose)(2010a和2010b)。
  2. 由同性恋男性出版社(Gay Men’s Press)出版的三卷系列,每卷由保罗·韦伯(Paul I. Webb)引介:
    • 《未知的男孩:E. E. 布拉德福德诗集》(To Boys Unknown: Poems by Rev. E. E. Bradford)(1988年)
    • 《在梦幻的午后:约翰·甘布里尔·尼科尔森诗集》(In the Dreamy Afternoon: Poems by John Gambril Nicholson)(1989年)
    • 《蓝色男孩:菲勒布斯、埃德蒙·约翰、卡斯伯特·赖特的诗歌》(Blue Boys: Poems by Philebus, Edmund John, Cuthbert Wright)(1990年)。

这些选集和再版进一步丰富了对乌拉尼亚派诗歌的收集和理解。

扩展阅读:

  • 蒂莫西·达奇·史密斯(Timothy d’Arch Smith)著,《真诚之爱:关于1889年至1930年英国乌拉尼亚派诗人生活和作品的注释》(Love In Earnest: Some Notes on the Lives and Writings of English ‘Uranian’ Poets from 1889 to 1930)
  • 迈克尔·马修·凯勒(Michael Matthew Kaylor)著,《隐藏的欲望:乌拉尼亚派重要人物:霍普金斯、佩特和王尔德》(Secreted Desires: The Major Uranians: Hopkins, Pater and Wilde)
  • 理查德·德拉莫拉(Richard Dellamora)著,《男性欲望:维多利亚审美主义的性政治》(Masculine Desire: The Sexual Politics of Victorian Aestheticism)
  • 琳达·道林(Linda Dowling)著,《维多利亚牛津的希腊化与同性恋》(Hellenism and Homosexuality in Victorian Oxford)
  • 保罗·福塞尔(Paul Fussell)著,《伟大的战争和现代记忆》(The Great War and Modern Memory)
  • 爱德华·马克·斯洛克姆(Edward Mark Slocum)编,《男人和男孩:一本选集》(Men and Boys: An Anthology)

这些文献将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乌拉尼亚派及其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影响和重要性。它们提供了乌拉尼亚派诗人的作品和相关研究的全面资源。

    索引:

    1. 乌拉尼亚派的起源与定义
      • 乌拉尼亚派在英国的兴起
      • 乌拉尼亚派在美国的扩展
      • 乌拉尼亚派的严格与广义定义
    2. 乌拉尼亚派的词源与含义
      • 乌拉尼亚派的名称来源
      • 希腊女神阿佛洛狄忒乌拉尼亚的象征意义
      • 乌拉尼亚派诗人对甜味与辣味的追求
    3. 乌拉尼亚派的文学特点与主题
      • 对古希腊历史的理想化追溯
      • 保守诗歌形式的运用
      • 古希腊主题、东方文化与基督教元素的融合
    4. 乌拉尼亚派的重要诗人与作品
      • 威廉·约翰逊·科里(William Johnson Cory)
      • 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勋爵(Lord Alfred Douglas)
      • 约翰·弗朗西斯·布洛克萨姆(John Francis Bloxam)
      • 约翰·甘布里尔·尼科尔森(John Gambril Nicholson)
      • 约翰·阿丁顿·西蒙兹(John Addington Symonds)等
    5. 乌拉尼亚派的社交网络与影响
      • 弗雷德里克·罗尔夫(Frederick Rolfe)的角色
      • 乌拉尼亚派的社交组织与聚会
      • 乌拉尼亚派在维多利亚时期上层同性恋亚文化中的地位
    6. 乌拉尼亚派的研究与影响
      • 对乌拉尼亚派的研究现状
    • Timothy d’Arch Smith和Michael Matthew Kaylor的研究著作
    • 其他学者对乌拉尼亚派的贡献和观点
    • 乌拉尼亚派对维多利亚时期同性恋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1. 乌拉尼亚派的作品与相关出版物
      • 乌拉尼亚派诗歌和散文的收录与传世
      • 乌拉尼亚派作品在文学界的影响和传承
      • 近期乌拉尼亚派诗集和作品的再版与出版
    2. 乌拉尼亚派的历史意义与文化遗产
      • 乌拉尼亚派对同性恋文学的开创与影响
      • 对古希腊帕伊德拉斯泰亚概念的追求与重建
      • 乌拉尼亚派对现代同性恋权益运动的贡献

(海外书局/萧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