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弗雷德·查尔斯·威廉·哈姆斯沃斯(Alfred Charles William Harmsworth),第一代北克利夫子爵(Viscount Northcliffe)(1865年7月15日-1922年8月14日),是英国的报纸和出版业大亨。作为《每日邮报》(Daily Mail)和《每日镜报》(Daily Mirror)的拥有者,他是大众新闻业的早期开拓者,在爱德华时代对英国的大众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贝弗布鲁克勋爵称他为“在舰队街上奔走的最伟大的人物”。20世纪初期,人们开始不断尝试发展面向工人阶级的大众新闻,强调轰动话题,哈姆斯沃斯是主创者。他曾说:“新闻是某人想要压制的事物,其他一切都是广告。”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克利夫在政府批评1915年的炮弹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1917年率领一支使团前往新的盟友美国,并在1918年担任敌对宣传主任。
他的合并出版社(Amalgamated Press)雇佣了作家如亚瑟·米(Arthur Milne)和约翰·哈默顿(John Hammerton),其附属公司——教育图书公司(Educational Book Company)出版了《哈姆斯沃斯自学者》(The Harmsworth Self-Educator)、《儿童百科全书》(The Children’s Encyclopædia)和《哈姆斯沃斯通识百科全书》(Harmsworth’s Universal Encyclopaedia)。在英国孩子视野中,哈姆斯沃斯的半便士期刊(例如《插图薯片》)在20世纪30年代DC汤姆森漫画的出现之前几乎垄断了英国的漫画市场。
生平 早年和成功
哈姆斯沃斯出生在都柏林郡查普利索德(Dublin County, Chapleizod),是阿尔弗雷德和杰拉尔丁·哈姆斯沃斯(Alfred and Geraldine Harmsworth)的儿子。他从1876年开始在英格兰林肯郡的斯坦福德学校(Stanford School)接受教育,从1878年起在伦敦基尔本的亨利豪斯学校(Henry House School)接受教育。在亨利豪斯学校,他遇到了对他的未来至关重要的教师J·V·米尔恩(J. V. Milne),他是A·A·米尔恩(A. A. Milne)的父亲。根据H·G·威尔斯(H. G. Wells)的说法,A·A·米尔恩当时与哈姆斯沃斯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并鼓励哈姆斯沃斯开始创办学校杂志。1880年,他首次参加了由他的父亲创办的西尔凡辩论俱乐部,并担任财务主管。
哈姆斯沃斯(Alfred Charles William Harmsworth)起初是一名自由记者,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答案》(Answers),后来得到了熟知商务的兄弟哈罗德(Harold)的帮助。哈姆斯沃斯对于读者想要购买的内容有一种直观的感觉,并开始出版一系列便宜但成功的期刊,例如《喜剧剪辑》(Comic Cuts,口号:“有趣而不低俗”)和面向女性的《别忘我》(Forget-Me-Not)。从这些期刊中,他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期刊出版公司——合并出版社(Amalgamated Press)。他在19世纪90年代出版的半便士期刊(Halfpenny periodicals)在英国的“便士可怕”的流行度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哈姆斯沃斯是大众新闻业的早期开拓者。他收购了几家破产的报纸,并将它们转变成了一个极其赚钱的新闻集团,主要吸引普通大众。他从1894年开始创办《晚间新闻报》(Evening News),然后合并了两家爱丁堡的报纸成立了《爱丁堡每日记录报》(Edinburgh Evening News)。同年,他资助了一次前往弗朗茨·约瑟夫地(Franz Josef Land)的北极探险,计划尝试前往北极。
1896年5月4日,他在伦敦创办了《每日邮报》(Daily Mail),取得了成功,在哈姆斯沃斯去世之前一直保持着世界最高的日发行量纪录。《每日邮报》的口号包括“忙碌人士的日报”和“一半便士的报纸”。首相罗伯特·塞西尔,萨尔伯里勋爵(Robert Cecil, Lord Salisbury)曾说它是“由办公室男孩为办公室男孩写的报纸”。哈姆斯沃斯随后将一份周日报纸《周日调度报》(Weekly Dispatch)改编为《星期日调度报》(Sunday Dispatch),成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周日报纸。他还创办了《哈姆斯沃斯杂志》(后改名为《伦敦杂志》)(1898年至1915年),并聘请了英国最优秀的编辑之一贝克尔斯·威尔森(Beckles Willson)担任编辑,他曾担任许多成功杂志的编辑,包括《画报》(The Graphic)。
1899年,哈姆斯沃斯通过邀请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和亚瑟·沙利文(Arthur Sullivan)创作歌曲《心不在焉的乞丐》(The Absent-Minded Beggar),成功发起了为南非战争中的士兵家属举行的一次慈善募捐活动。
哈姆斯沃斯还在1903年创办了《每日镜报》(Daily Mirror),并在1905年和1908年救助了陷入财务困境的《观察家报》(Observer)和《泰晤士报》(The Times)。在1908年,他还收购了《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合并出版社的子公司——教育图书公司出版了《哈姆斯沃斯自学者》、《儿童百科全书》和《哈姆斯沃斯通识百科全书》。
他将自己的弟弟们纳入他的媒体帝国,并且他们都取得了成功:哈罗德·哈姆斯沃斯,第一代罗瑟米尔子爵(Harold Harmsworth, 1st Viscount Rothermere),塞西尔·哈姆斯沃斯,第一代哈姆斯沃斯男爵(Cecil Harmsworth, 1st Baron Harmsworth),莱斯特·哈姆斯沃斯,第一代哈姆斯沃斯男爵(Leicester Harmsworth, 1st Baronet)和希尔德布兰德·哈姆斯沃斯,第一代哈姆斯沃斯男爵(Hildebrand Harmsworth, 1st Baronet)。
贵族化 1904年,哈姆斯沃斯被封为肯特郡圣彼得教区埃尔姆伍德的第一代男爵(Baronet)。1905年,他被封为肯特郡第一代北克利夫子爵(Viscount Northcliffe),授予他贵族地位是由爱德华七世国王提出的,并被指称为购买而得到的头衔,尽管这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1918年,由于他在英国驻美战争使团的工作,哈姆斯沃斯被封为肯特郡圣彼得教区北克利夫子爵。
婚姻
阿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斯于1888年4月11日与玛丽·伊丽莎白·米尔纳(Mary Elizabeth Milner)结婚。她在1918年被任命为大英帝国勋章爵级大十字勋章(GBE)和圣约翰骑士勋章(D.St.J)的女爵士。他们没有共同的子女。
子女 北克利夫子爵有四个被承认的子女,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女性。第一个孩子阿尔弗雷德·本杰明·史密斯(Alfred Benjamin Smith)出生时,哈姆斯沃斯年仅17岁,孩子母亲是他父母家中的一位16岁的女仆。史密斯于1930年去世,据说他死在一家精神病院。到了1900年,哈姆斯沃斯找到了一位名叫凯瑟琳·罗汉(Kathleen Wrohan)的爱尔兰女人,关于她的情况知之甚少,只知道她的名字。他们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于1923年去世。
政治影响力
1914年,北克利夫控制着英国40%的早间报纸发行量,45%的晚间报纸发行量和15%的周日报纸发行量。
1917年6月,北克利夫拥有《泰晤士报》、《每日邮报》和其他报纸的所有权,意味着他的社论影响着“上层社会和大众”。在无广播、电视或互联网的时代,北克利夫主导着英国新闻业,“没有其他人能像他那样”。《每日邮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的编辑工作中展示了“对德国的憎恨”,以至于《星报》(The Star)宣称:“在凯撒之后,没有比北克利夫勋爵更能促使战争爆发的人物了。他的报纸,尤其是《泰晤士报》,对1915年的弹药危机进行了大量报道,帮助结束了亨利·赫伯特·阿斯奎斯(H. H. Asquith)首相领导的自由党政府,迫使阿斯奎斯组建了联合政府(另一个导致这一结果的事件是海军上将费舍尔(Admiral Fisher)辞去海军总司令职务)。北克利夫的报纸宣传创建了军需部长职位,该职位首先由大卫·劳合·乔治(David Lloyd George)担任,并帮助乔治于1916年被任命为首相。乔治曾邀请北克利夫加入他的内阁,但北克利夫拒绝了,并被任命为宣传总监。
北克利夫在一战期间对反德国宣传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于一艘德国军舰被派遣来轰炸他在布罗德斯泰尔斯(Broadstairs)的住所埃尔姆伍德(Elmwood),企图暗杀他。他过去的住所至今仍有一个炮弹洞,以示对他园丁的妻子在袭击中丧生的尊重。1919年4月6日,劳合·乔治对哈姆斯沃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称他的傲慢是“一种病态的虚荣”。到那时,哈姆斯沃斯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北克利夫的敌人指责他有权力无责任,但他的报纸在解决1921年的英爱条约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他在1917年6月到10月期间对美国的使命据历史学家的评价是成功的。
北克利夫的个人特质塑造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只会一种语言,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历史和科学知之甚少。他渴望权力和金钱,把会计工作交给了他的兄弟哈罗德。他将自己想象成重生的拿破仑,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巨大的精力和雄心方面,他都与皇帝相似。最重要的是,他对一切事物都有着少年般的热情。他的亲密朋友诺曼·费夫(Norman Fyfe)对他进行了描述:
他在对当前事务的注意力集中方面表现得像个孩子,随时准备转向另一个事务并全力以赴…他的智力范围有限,很少关注除了眼前、显而易见和受欢迎的事物之外的任何事情…他不负责任,不愿意把自己或他的出版物看得太重,他相信任何有益于他们的事情都是正当的,而他无需考虑其内容对公众思想的影响。”
体育
1903年,哈姆斯沃斯发起了哈姆斯沃斯杯(Harmsworth Cup),这是国际上首个摩托艇比赛的国际奖项。
汽车 哈姆斯沃斯是罗尔斯·罗伊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克劳德·约翰逊(Claude Johnson)的朋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成为罗尔斯·罗伊斯Silver Ghost汽车的爱好者。
去世
1921年,北克利夫的健康状况因链球菌感染而恶化。他的精神健康崩溃;他表现得像个疯子,但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一种身体上的疾病。他进行了一次世界之旅,希望恢复健康,但未能成功。他于1922年8月14日在伦敦的卡尔顿豪斯花园1号住所因心内膜炎去世。他向他的六千名员工留下了三个月的薪水。北克利夫子爵、男爵和男爵爵位因此绝嗣。
1930年,在伦敦弗里特斯坦教堂西区的圣邓斯坦教堂竖立了一座纪念北克利夫的纪念碑。方尖碑由埃德温·卢丁设计,青铜半身像由凯瑟琳·斯科特(Kathleen Scott)制作。他的遗体埋葬在伦敦北部的伊斯特芬奇利公墓。
遗产
历史学家伊恩·克里斯托弗·弗莱彻(Ian Christopher Fletcher)表示:
北克利夫为成功和体面的追求在商业新闻界找到了最好的出口,而不是政治界、党派和议会。也许他最伟大的成就,是将数百万读者纳入他的新闻帝国,通过收购报纸和完善新闻报道,他改变了现代新闻业的面貌。
然而,历史学家A.J.P.泰勒(A.J.P. Taylor)表示:“北克利夫在正确使用新闻报道时具有毁灭力,但他无法填补空缺的位置。他追求权力而不是影响力,结果两者都失去了。”
P.P.卡特尔(P.P. Catterall)和科林·西摩-尤尔(Colin Seymour-Ure)得出结论:
他……塑造了现代新闻业。他引入或利用的发展仍然是核心内容:广泛的内容、利用广告收入来补贴价格、积极的营销、次要的地方市场、独立于政党控制等。
皮尔斯·布伦登(Piers Brendon)认为:
北克利夫的方法使《每日邮报》成为迄今为止新闻界最成功的报纸。但他混淆了华而不实的东西与珍珠,以牺牲重要的事物来选择琐碎的事物,通过确认返祖的偏见,简化复杂的问题,将故事呈现为娱乐,混淆了新闻和观点之间的差异,北克利夫刺激了公众思维,污染了知识的源泉。
北格陵兰的A.哈姆斯沃斯冰川以他的名字命名(北克利夫为该探险提供了一艘船)。
北克利夫曾在伦敦西汉普斯特德的潘多拉路31号(31 Pandora Road, Hampstead)居住一段时间;现在这个地点上设有英国文化遗产的蓝色标牌。
文化描绘
北克利夫成为许多虚构描写的对象。最早的一部作品是乔治·吉辛(George Gissing)1891年的小说《新格鲁布街》中的角色威尔普代尔先生(Mr. Whelpdale)。威尔普代尔出版了一本名为《Chit-Chat》(类似于北克利夫的《Answers》)的杂志,针对的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人;也就是说,由公立学校培养出来的那一代人,他们只会读,但无法保持持久的注意力”。
阿诺德·贝内特(Arnold Bennett)于1909年创作的西区戏剧《公众想要什么》(What the Public Wants)以北克利夫为原型的角色,主角是一位追求利润的媒体巨头,名叫查尔斯·沃根爵士(Sir Charles Worgan)。
J·B·法根(J. B. Fagan)在1910年的戏剧《大地》(The Earth)中也出现了北克利夫的讽刺版本,角色名叫费利克斯·贾尼翁爵士(Sir Felix Janion),他利用性威胁阻止一项为员工设定最低工资法案的通过。
推动团体定居计划
在他的新闻事业期间,北克利夫推动了团体定居计划理念。该计划承诺向愿意移民并开发土地的英国定居者提供西澳大利亚的土地。为了帮助新的定居点,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城镇,以纪念北克利夫对该计划的推动,该城镇被命名为北克利夫(Northcliffe)。